移动支付的起源是在国外,最初是第三方平台推出一部分产品与一些银行合作,在通过该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那么为何最后却是中国的移动支付做的最成功?
1、没有金融巨头壁垒。中国的金融巨头是什么呢?五大行。但是五大行除了其常规业务(存信贷)以外,其他的压根就不管也不想掺和,国有企业注重的是相关行业的监管、稳定和安全运行而对于利润的渴求并不太高。因此在政策、法律法规、金融监管方面能够得到有效的创新和尝试,而移动支付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你的钱到底在谁手里。的问题得到了国家金融体系保障和背书也是移动支付得以大力发展的原因。也就是说,国家级金融巨头不但没有阻止移动支付的发展,反而为移动支付提供了保障服务和信用担保服务,这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不可能发生的。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农行推农行支付,建行推建行支付,工行推工行支付。。。。。互相还不兼容对方的支付环境,那怎么玩?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2000年到2010年前后的网游充值页面?最少十二个不同渠道的充值接口任君选择哦。
1、没有金融巨头壁垒。中国的金融巨头是什么呢?五大行。但是五大行除了其常规业务(存信贷)以外,其他的压根就不管也不想掺和,国有企业注重的是相关行业的监管、稳定和安全运行而对于利润的渴求并不太高。因此在政策、法律法规、金融监管方面能够得到有效的创新和尝试,而移动支付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你的钱到底在谁手里。的问题得到了国家金融体系保障和背书也是移动支付得以大力发展的原因。也就是说,国家级金融巨头不但没有阻止移动支付的发展,反而为移动支付提供了保障服务和信用担保服务,这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不可能发生的。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农行推农行支付,建行推建行支付,工行推工行支付。。。。。互相还不兼容对方的支付环境,那怎么玩?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2000年到2010年前后的网游充值页面?最少十二个不同渠道的充值接口任君选择哦。
2、存量支付为主的移动支付环境。目前我国的移动支付主要还是以存款支付为主,信贷支付很少,而欧美等国家往往是以信贷支付为主的,这就导致了移动支付风险上升,目前来看,两大移动支付手段中,只有支付宝有信贷支付服务,所占比重也是非常非常低的,这使得移动支付公司无需承担高额信用成本,将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额外成本降到了接近为零。
3、社交无障碍基础。中国人是很难理解外国的“阵营式社交”带来的社交圈障碍的,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欧美地区某一款社交软件在很短的时间内崛起,估值数十亿,然后在两年内倒闭,因为欧美社交软件有很强的阵营化色彩,某一款社交软件可能是某一种言论阵营的领地,那么其用户量必然有限。
4、低人工成本+基建狂魔+邮政兜底=低物流成本其他国家的高物流成本使得网购成为一种最后迫不得已的选择,有时候邮费比产品还贵。而海量的工业基础使得产品价格非常低,也是一个辅助因素。
5、学习型社会其他国家(包括欧美日本等先进国家)都有非常典型的怀旧主义情节,认为过去的就挺好,现在的改变是不好的,是工业化、利益化、商业化恶魔带来的引人堕落的陷阱。中国则正好相反,中国人认为改了就好,哪怕你乱改我们也可以试试看,不行再改回来呗。导致了中国人对新产品、创意、理念的无底线认同,新产业,产品的优势得以放大,而在旧产业的淘汰和更新上,中国人由于经历过下岗潮而保持高度包容态度。
6、支付频率高人多,相对集中,支付频率高。。这个就不用说了。
7、其他支付形式没有形成习惯除了移动支付以外,刷卡(含储蓄卡和信用卡)支付和支票支付是国外比较常见的两种支付手段,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是比较难撼动的,中国这两种支付手段都没有形成主流,不知道下一种支付方式取代手机移动支付会不会有困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