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支付行业的冬天,第三方能否安然度过?

admin
支付变局
越来越便利的支付,背后是一个行业的兴盛,在“断直连”的冲刺阶段,我们隐约可见变局的到来,事关各个机构的未来,尤其不知道这会否真的成为中小支付机构的“生死场”。从另一个维度,即从业务拓展角度来看,竞争亦在深化,纵横两条线,从用户端的竞争,纵深到商户端,亦拓展到了海外。

一位华东第三方支付机构负责人直言,原有的支付模式被打破后,2019年,有可能看到不少第三方支付公司停业的消息。


2019年支付行业的冬天,第三方能否安然度过?

 
断直连与支付模式之变

近期,多家银行发布“断直连”业务公告函,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断直连”进入冲刺期。
2018年12月30日,招商银行公告已于2018年12月29日与合作支付机构全面完成包括协议支付、网关支付、商业委托支付、付款等业务的“断直连”工作。

此前,中国银行发布公告,12月20日关闭原直连业务模式下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通道,关闭的范围包括协议支付、网关支付以及代收代付业务,该行已完成与具备合法资质清算机构的系统及业务对接工作。此前,平安银行公告,已完成与具备合法资质清算机构的业务和系统对接,并完成了协议支付的全部迁移工作,同时,该行按新转接清算模式完成了网关支付、商业委托支付、付款、认证支付等网络支付业务的商务协议签署和部分业务迁移,已具备业务完全迁移的条件。

交通银行11月15日公告,于11月30日关闭原直联业务模式下与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通道。9月21日,光大银行宣布已完成快捷支付“断直连”工作,并定于9月29日全面完成网关支付“断直连”工作。

2017年,央行下发《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的通知》,要求各银行、支付机构不得新增不同法人机构间直连处理跨行清算的支付产品或者服务;对存量业务,应当尽快迁移到合法的清算机构处理,即所谓“断直连”。随后,央行支付结算司发布《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规定自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断直连”后,支付模式发生改变,支付通道从原三方模式(商户端-支付机构-银行)转变为四方模式(商户端-支付机构-网联/银联-银行),原支付机构在第三方模式下的“清算”角色被禁止,改由网联等清算机构完成。

对于第三方支付接入清算机构的进展,根据网联清算1月1日发布数据,目前全部持网络支付牌照的115家支付机构以及424家银行已接入网联平台,99%的市场存量跨机构业务已完成向网联平台的业务迁移。

“腾讯的支付交易会全部切到网联,现在基本进入收尾阶段了,预计2019年春节的微信红包,我们主要使用网联系统作为支撑海量交易的一个平台,”对于断直连进展,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陈起儒在深圳表示,网联已经将“双十一”电商交易平稳地支撑下来,未来切量会不断加快。


2019年支付行业的冬天,第三方能否安然度过?
 
支付行业的冬天
断直连以及备付金全额集中缴存带来的不仅费率的上升,对于众多中小支付机构而言,更是主要收入来源的丧失。
在此情况下,备付金账户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8年11月末,集中缴存于央行的备付金账户余额大幅增长至12446亿元,较上月末新增2490亿元。

此前,备付金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时代的谈判筹码,备付金规模较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可以与存管银行协商。有支付行业人士指出,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的支付通道费率和备付金规模是挂钩的,特别是一些存款压力较大的银行分支行,往往以极低的通道费率给到第三方支付公司,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备付金存款。

除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巨头之外,对于中小支付机构而言,备付金产生的存款收益甚至是部分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多位支付机构人士表示悲观。上述支付机构负责人认为,“特别是一些做交通卡的支付公司,特别依赖沉淀资金的利息收入,并无其他收入来源,这些企业以后的日子更加难过。”

另一华南支付人士称,“一些中小支付机构技术实力比较弱,备付金上交后又无处赚钱,没有盈利。”
这直接反映在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价格上。曾经被炒到20亿-30亿元的支付牌照,近半年以来已然大幅缩水。在近期海航物流集团举办的资产转让首期推介会上,海航物流集团旗下第三方支付牌照新生支付100%股权作价约9亿元。而新生支付2015-2017年连续三年盈利,2017年全年收入更是达到2.31亿元。

网联切量即将完成,备付金即将100%交存,费率标准开始上调但未统一。旧有的支付模式被打破,新的商业链条正在重构,整个支付行业都在等待这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