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蜻蜓”刷脸设备的5年成长史

admin
4月17日,在支付宝开发日北京站,支付宝推出蜻蜓2.0,基于线下消费场景的刷脸支付机具,价格为1999元,相比于蜻蜓1.0,价格降低30%。除了价格的瘦身,蜻蜓2代显示器从10英寸缩小至8英寸,厚度也减少3/4,整机重量减轻55%,即插即用,更加便捷。
蜻蜓2代不止于收银效率的提升,刷脸会员也成为新亮点。
在帮助商家通过会员完成与顾客的连接之后,还可通过支付宝小程序完成识人、领券、核销等一揽子操作,为商户提供各类运营手段。
从2018年支付宝的第一代“蜻蜓”落地商用,到如今的蜻蜓2代发布,短短一年内,传统的现金及二维码的支付方式被颠覆,业内预测刷脸支付将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那么在5年内,支付宝的刷脸支付有如何变化?
01
时间回到2014年,在拥有了5年的眼纹、声纹、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研发的基础上,支付宝内部正式开启了对刷脸支付背后的最终探索——人脸识别技术。
据蚂蚁金服资深算法专家李亮透露,支付宝做刷脸支付的起因来自于世界网上业务的需求,其中一个环节涉及到如何解决线上身份核验,在一一尝试过市面上主流的未来生物识别技术后,人脸识别最终胜出。
2015年,马云在德国汉诺威现场演示刷脸支付的情景,至今为人津津乐道。马云在德国总理默克尔面前,首次使用支付宝刷脸支付,花20欧元在淘宝上淘了一张老汉诺威的邮票送给组委会,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看脸买单”。
与此同时,支付宝也率先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用户登录,这一技术先后被用于实名认证、密码找回、支付风险校验等场景,迄今已服务用户超过数亿。
基于支付环节的应用安全性,线下场景使用刷脸支付比线上场景复杂得多,其中的技术难点、产品逻辑也是天差地别。
在线上核实身份时,用户登录后,算法只需要判断镜头前的人脸是否为账号对应的人脸,而在线下,算法则要根据镜头前的人脸来猜测他在茫茫十几亿人脸库中对应的是谁。
并且线下刷脸支付对公开环境、公共设备的挑战也很大,所以刷脸支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迟迟未能投入商用,直到2017年才出现了转折。
02
2017年9月1日,杭州万象城的肯德基KPro餐厅悄然上线了一台刷脸设备,到了支付环节,人们无需拿出手机,只要对着屏幕进行人脸识别,支付就完成了。
这种新奇的操作很快吸引了一大批顾客现场体验,刷脸支付进入线下场景的第一枪就此打响。
2018年4月,蚂蚁金服又紧锣密鼓地与国内3D传感器翘楚“奥比中光”公司达成深度绑定,目的是要攻克刷脸支付的重中之重——3D人脸摄像头。高科技的加持,助力支付宝的刷脸支付达到了金融级的安全性。
支付宝使用的3D人脸识别技术,通过软硬件的结合,由智能算法与风控体系综合保证准确性和安全性,目前的识别准确率高达 99.99% ,直接吊打市面上众多2D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具备3D摄像头的刷脸支付硬件,不仅可以捕捉平面的特征点,还可以对面部纵深信息形成捕捉,避免了浓妆、微整形对识别效果的影响,也打击了想利用照片、视频蒙混过关的盗刷行为。
2018年底,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支付宝放出了大招——在全国拥有300多家门店的京城老牌面包房“味多美”,接入了支付宝刷脸支付,不过这次的硬件主角,已经变成了支付宝最新的刷脸支付机——“蜻蜓”。03
作为最新一代的刷脸支付设备,“蜻蜓”集3D摄像头、活体识别等高科技于一身,为支付提供了多重保障。
“蜻蜓”售价2688元,推出不到三个月就铺了3万台。更小巧、更便宜、即插即用的三大优势,使得蜻蜓迅速落地商用,正式开启了人脸识别落地的新纪元。
而且“蜻蜓”外形如其名,小巧的机身可与ipad媲美,相比于之前的大、中型刷脸机轻盈了不少,设备成本也降低了 80% ,让刷脸支付可以真正进入到更多的支付场景,甚至是小商户,这意味着刷脸支付真正具备了大规模普及应用的前提。
现如今,全国已有超过 300 个城市的过百万消费者体验了支付宝刷脸支付的便捷,涵盖药店、超市、便利店等众多线下零售场景。
04
从2014到2019,从诞生到迭代,支付宝“蜻蜓”完成了自身的华丽升级,也推动着移动支付行业的前进。
我们感叹科技的力量,它拉近了现实与虚幻的距离,自动驾驶、无人零售、刷脸支付、人工智能机器人……几年前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如今都成为了现实。
未来的世界充满未知的奇迹,而对于支付行业,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刷脸支付的趋势无法阻挡。正如马云所说:不久的将来,刷脸支付必将取代二维码,就像二维码取代现金一样。
我们相信科技的力量必然会造福人类,我们拥抱时代的变化,用自身的坚守为行业出一份力。我们名为“创匠科技”,也一直践行以匠人的精神进行科技创新。
我们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移动支付领域,并于行业内率先为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服务商提供私有化独立部署,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未来,我们也将不忘使命,在移动支付的浪潮中,继续做客户最可靠的“技术部”,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文章来源:创匠科技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payjiam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