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期的移动支付了解一下!

admin


  让人骄傲的,是前无古人的敲开了一个时代的大门;让人焦灼的,是与后来者的激烈竞争。

  如今,支付宝在开创了移动支付时代,经历过一家独大的风光之后,正经历着与者微信支付争夺支付场景入口的激烈竞争。经过五年的厮杀,支付宝的领头羊地位并没有因为先发优势而变得更为稳固,但微信支付的前进步伐似乎也没那么大。这场战争将持续下去,且将更为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景观。
                                 萌芽期的移动支付了解一下!

移动支付萌芽期

  移动支付被称为“新四大发明”,真正被广泛应用在生活中是在互联网O2O大战期间。但是,移动支付最早的萌芽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

  1987年,国内还处于人民币搭配粮票使用阶段,银行处于“工、农、中、建”四大行专有运营阶段,国内市场化的金融体系几乎为零。就在这个时候,移动支付最早的苗头已经暗暗萌芽。这一年,招商银行在深圳蛇口工业区创立。虽然招商银行网点不多,但在科技领域却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1995年、1999年招商银行首创了一卡通、一网通,并且在央行与银行业的推动下,一卡通、一网通成了中国银行业的标配:磁条银行卡、网上银行。至此,国内的银行业完成了金融系统最基础的信息化建设,也为日后快捷支付的诞生、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99年,国内移动支付的鼻祖中国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在广东尝试部分移动支付业务,这就是国内对移动支付最早的尝试。这一年,电子商务在国内第一次出现,8848、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购物网站开通。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场景在国内有了雏形。2002年时,中国移动开始在广州小额移动支付的试点,银行也与手机绑定开始支付合作。然而,受限于硬件设备尚未普及、支付操作繁琐、网络购物尚未取得人们的信任而缺乏应用场景等原因,中国移动的尝试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整体而言,移动支付发展较慢。
 
当然这只是在移动支付的萌芽期,后面的发展,我们还是要慢慢来说的,毕竟移动支付的发展史以及如今移动支付的大战都不是一次两次能说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