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在文章《移动支付初期:支付宝一家独大》中详细介绍了支付宝在移动支付初期的发展历程,而大家都知道如今的移动支付市场已经不是支付宝一家独大的时候了,微信支付的出现,让移动支付进入了激战期。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微信支付的强势崛起:
可能对移动支付的发展比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在微信支付推出之前,腾讯握在手里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牌是,财付通。成立于2005年的财付通于支付宝成立的时间相仿,但微信的财付通由于长于社交、距离支付场景较远原因,虽然在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二,但是相较于排在第一位的支付宝而言,相去甚远,始终不温不火。那时候,财付通只是保证腾讯电商平台交易结算正常运作。在脱离腾讯电商业务之后,财付通的作用仅限于冲冲QQ币、续费各种黄钻、蓝钻等,可以说是存在感并不强。
在支付的市场份额长期依赖于电商交易的时候,腾讯几次尝试电商支付场景的入口,例如,拍拍网,qq购物等,只是战绩不佳。
大多数创业公司并没有多余的时间经历去做第三方支付,包括打车软件,为移动支付提供了电商场景以外的场景支付入口。腾讯意识到二维码是连接线上、线下的钥匙。此时,微信中早就设计的扫一扫功能派上了用场,通过扫一扫识别二维码信息,再加上2013年微信5.0版上线,这一版本中增加的微信支付功能。
2014年1月26日,财付通在微信公众账号推出了公众账号“新年红包”,模仿了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的传统馈赠方式。一经推出就以病毒传播式的方式活跃在各大微信群中,一跃而起。2014年春节小试牛刀后,2015年微信支付又与央视春晚合作,将微信红包这一产品打造成了爆款。与此同时,微信联合外部企业推出“摇一摇”抢红包的形式。
于是,在红包的催化下,微信绑卡量呈指数级增长。因为收到红包的用户,很多会选择提现,自然就会触发银行卡绑定行为。因此,2015年春节后,依托微信社交关系链让客户自发学习、传播的方式,以及微信红包这种创新支付形式的普及,微信支付顺利完成了冷启动,微信绑卡账户成功破亿,远小于支付宝累计同样规模用户的时间,积累了初始支付用户以及账户资金。
微信红包一夜之间干完了支付宝花了10年干的事情,被马云称为“偷袭珍珠港”,春节红包战是微信支付崛起的开端,春节红包战不仅让微信支付在移动支付市场中攻城略地,也奠定了微信支付在移动支付业务的一席之位,同时也代表移动支付市场从电商主导的时代开始向以社交为导的时代转变。

8月份,微信支付也推出“面对面收钱”的功能,重启二维码支付。不过,此前的主动型二维码支付在这时转变为被动型二维码支付,即从原来的客户扫描商户的二维码,变为由客户生成二维码,再由商家手持POS终端扫描读取。扫码方式的变化,使安全性有了很大提升。对此,监管保持了默许的态度。
在束缚被冲破以后,支付宝与微信支付,这两家支付巨头的“圈地”大战继续打响。
根据易观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中,支付宝占74.92%,腾讯的财付通占11.43%,两者合计已经占到了86.35%。但是,随着微信支付的崛起,两年后,2017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中,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占到53.7%,腾讯财付通占39.51%,合计占到90%以上。这组数据表明,微信支付所增加的市场份额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支付宝的市场份额那里蚕食来的。而市场份额的提升背后,必然是一场场“你来我往”的激烈竞争。
在微信支付市场份额大幅度增长的时候,或多或少对支付宝的市场地位造成压迫感。
在2014年到2016年这段时间,阿里重启了口碑网,支付宝开始接入线下消费场景。从战略上来讲,支付宝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面对微信红包来势汹汹的进攻手段,2016年的春节,支付宝吸取微信红包在传播、互动时的惊艳表现,支付宝亦希望在自己的红包上增添社交的属性。于是,支付宝在春节期间推出了集五福活动,同时与电视台、商家品牌等渠道合作。就春节期间的气势而言,两家平分秋色。这样红火的场面终究只是一时之势,想要向微信红包那样长久持续的对用户产生影响,恐怕还远远不够。“敬业福之仇”一度成为网络上的段子。
微信社交的先天优势对支付宝而言,难以复制,就像电商于腾讯一样。微信的强社交链、人群间的互动、扩散是支付宝所缺乏的。毕竟微信因为社交关系的纽带而存在,它将与朋友沟通、发红包等功能集合在一起,而支付宝则是一个支付工具。举个例子,你可能会在与亲人聊天之后,顺手给他们交下水电、手机费,而不是打开另一个APP进行操作。
在微信依靠强社交属性获得胜利后,支付宝对于社交的渴望更强了些。只是相对于微信社交做支付是呼之欲出、顺其自然而言,支付宝作为支付工具的本来属性使其处于闭环的终点。向上做社交,则是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
此外,如果说,之前的社交尝试只是让支付宝在社交方面没取得理想成就外,无伤大雅的话,那么,2016年11月26日,支付宝圈子功能突击上线,开放“校园日记、白领日记”,对支付宝而言,则是一种莫大的伤害,甚至是个污点。“校园日记”、“白领日记”只允许受到邀请的女性发布状态,面对大量刺激荷尔蒙的照片,凭借颜值的确在刹那间为支付宝赚足了眼球、关注度,然而,里面大尺度、低俗的内容让大众对支付宝充满非议,这一非议远高于支付圈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甚至被网友戏称其为“支付鸨”。校园日记、白领日记的开放不过开放了几天时间,支付宝便关闭了校园日记、白领日记。毕竟一个严肃的金融属性的支付工具,无论怎样,与大尺度的低俗内容都很难扯上关系。
最后,此事以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出面道歉作为结局草草收场。这一事件对支付宝而言,产生的影响很恶劣,甚至可以说这是个错误。这件事使得支付宝在经历追逐社交关系链的诸多风波之后,放弃社交,选择回归商业和金融。或者也从侧面证明在接下来的移动支付战场中,社交这一属性可能将会继续占据明显优势。
目前来看,微信支付社交属性这一优势仍在持续。而在移动支付这块,微信和支付宝的战争似乎至今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