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了解移动支付行业的人都知道,移动互联网内的战争,是抢占用户使用时间和频率的战争,当然,移动支付也不例外。所以,就会有人对于银联后入场移动支付行业感到担忧。毕竟,微信和支付宝已经养成了用户使用习惯,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了使用维信或者支付宝,大家都知道,我们一旦养成已给习惯就很少有人愿意去改变,那么银联现在进入移动支付的战场,还会有机会吗?
有一些移动支付行业的专业人士分析:机会肯定是有的,但必须要“换道超车”——怎么个“换道超车”呢?就是无论是合作伙伴选择,还是支付方式创新方面,银联都要做创新性的规划。就像我们上次说的,只有创新才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生存的重要条件。
其实,我们只要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除新上线的“付呗”APP,已经加入了三方支付APP竞争的战场,银联手机闪付则利用NFC技术, “挥一挥”就能满足支付需求。除智能手机外,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手环、VR眼镜等智能终端也可以成为银联闪付的功能载体,使得移动支付更加便捷安全高效。同时还推出了开放式的银联二维码。
而据小编了解,还有一些业内经常讨论的话题,二维码支付与NFC支付,最核心的差别说是“无卡”和“有卡” 。二维码支付时,第三方APP是那张可以随意变换的卡;而NFC支付时,手机就是那张可以随意变换的卡。NFC支付不需要联网,也不用打开第三方App。

综上,从银联上线手机闪付并决定力推NFC支付起,移动支付战争的新战线便已经开辟了——银联是发起挑战的“带头大哥”,身后的“小弟们”则是一家家不甘心被腾讯和阿里架成纯硬件制造商的手机厂商。
实际上,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争,对2013年就参与NFC开发的手机厂商来说,敢在5年前进入这个领域,实际上是为自己的冲动砸下“学费”,小米就是其中一例,2013年的小米2A和小米3都具备NFC功能,但这个功能在随后2年发布的小米手机里被取消了。直到2016年,雷军才又表示小米5将支持全功能NFC。今年3月,雷军连发数条微博大赞NFC支付已经今非昔比。而此前,中国银联和小米已经基于银联手机闪付开展了一系列合作,现在包括小米6在内近10款小米手机都可以使用NFC支付。
在拿下小米和华为等国产安卓手机后,银联手机闪付已经找到了相对肥沃的生长土地。但这还不算完,手机闪付这条产品线想要的是跳过第三方APP,把手机变成那张支付的“卡”。
所以,针对尚未配备NFC支付相应终端设备(NFC收款机、NFC读卡设备等)的中小店家,银联手机闪付最新要推出的功能——6月中旬,银联会在iPhone手机上推出一个“相机扫二维码直接付款”的新功能,和NFC一样,这项技术在付款时不需要解锁也不需要第三方APP,相比二维码支付方便不少;而NFC支付的终端设备需求问题也得到解决,可以认为这是在二维码和NFC之间做“过渡”。少了条条框框之后,这项技术在应用的范围上也比现有NFC支付要广很多,相信不久就可以在各种机型上得到应用。
具体来说,这项技术在付款时,既不需要解锁,也无需打开第三方APP:
第一、你只要有一个用Apple Pay绑定银联卡的iphone手机;
第二、把相机对准银联的二维码;
最后、用Apple Pay完成付款。
显然,这项创新的二维码技术很可能迅速地在各种不同机型上得到推广,应用范围相比其他支付方式也广阔许多;虽然NFC和二维码的后续发展尚无定论,但银联与各个硬件厂商合作的路线却愈发清晰明了。
其实,善于总结的人就会发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是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所以,我们要时刻牢记,创新的企业才有未来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