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大社交”时代

admin

 
    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一个智能时代,自从互联网盛行以来,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从网购到移动支付,再到人工智能,一切的一切都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而现在很显然,这已经都是现实。

    据小编了解,9 月 17 日,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上海“2018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是一场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城市和国家来说,我们不能拒绝人工智能领域的“奥林匹克”,更不能“闭门造车”。

    马化腾在演讲中称,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与科技产业,一直以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如此,即便有竞争,也像一场“奥林匹克”竞赛,通过“你追我赶”的互相激励、协同创新,共同把人类的认知极限推向“更快、更高、更强”,最终的目的是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

    马化腾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通往“大社交”时代。腾讯多年来一直专注做连接,他们希望连接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服务。今年微信的月活跃用户达到 10 亿,成为中国首个用户突破 10 亿量级的互联网产品。目前连接人与人的极限就是几十亿个节点,但是,如果连接人与物(硬件设备)实时有效地连接起来,那么节点规模将会增长到几百亿的量级。

    “人与物,人与服务的连接,关键就在于人工智能。可以说,整个人类的“朋友圈”规模将会从几十亿,扩大为几百亿,甚至几千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社交’时代。”

    马化腾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人工智能是“数字工具箱”中的制胜法宝,它与大数据、云计算共同构成了新型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的“大社交”时代

    马化腾还强调,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很可能变成一把“万能钥匙”,它能够释放过去所有人类技术和工具的潜能,也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
 
    他从“可知”“可知”“可用”与“可靠”的角度,提出了人工智能发展过程需要面对的四个问题。第一个是“可知”,人工智能的算法是否能够变得清晰透明、可以解释;第二个是“可控”,如何避免人工智能危害人类个人或整体的利益;第三个是“可用”,人工智能是否能让尽可能多的人使用;第四个是“可靠”,人工智能是否能够足够快地修复自身漏洞,真正实现安全、稳定与可靠。

    科技已经让很多之前人们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所以,以后的发展也是科技为先,不管是小公司还是大企业,只有创新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