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和第四方支付的的发展趋势。

admin
随着互联网金融生态的快速形成和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了抢占客户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支付服务领域呈现出隔离化、分散化、碎片化的特征。提供在线支付综合解决方案的聚合支付迎合了广大消费者和中小商户的需求,在金融支付服务领域快速铺开。与此同时,聚合支付自身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合规风险也日益凸显,监管部门连续下发清理整顿文件以规范聚合支付市场,这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聚合支付的定位、发展与风险三个方面分析聚合支付的监管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对聚合支付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金融支付创新与监管提供有益思路。
一、聚合支付的发展趋势
聚合支付企业在竞争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效率、体验和安全三条生命线,着力避免出现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的短板,避免出现损害商户和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从宏观上来讲,聚合支付发展的演化路径可分为轻量化和综合化两种。在轻量化路径中,聚合支付企业提供支付、结算、对账、差错争议处理等基本收单服务,将聚合支付嵌入各类应用场景,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在综合化路径中,各聚合支付企业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开展综合化增值业务,融合商户会员管理、营销活动管理、库存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数据分析挖掘等个性化增值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监管机构明确规范意见之后,聚合支付将在互联网市场以能够有效降低特约商户系统投入和运营成本、提高特约商户支付效率、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增进消费者支付体验的独特优势,迎来持续深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二、聚合支付的定位、发展与风险
1. 聚合支付的定位与发展
从定义上来讲,聚合支付也称“融合支付”、“第四方支付”,是指借助银行、非银机构或清算组织的支付通道与清结算能力,利用自身的技术与服务集成能力,将一个以上的银行、非银机构或清算组织的支付服务整合到一起,为商户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支付通道、集合对账、技术对接、差错处理、金融服务、会员账户、作业流程软件、运行维护、终端提供与维护等服务内容,以此减少商户接入、维护支付结算服务时面临的成本支出,提高商户支付结算系统运行效率,并收取增值收益的支付服务。简言之,聚合支付通过APP、网站等渠道聚合多家合作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其他服务商的API接口等支付工具,为B 端中小商户提供在线支付综合解决方案。
二、对聚合支付的监管逻辑
聚合支付的发展和风险问题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2017年1月22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违规“聚合支付”服务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17年2月20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持续提升收单服务水平规范和促进收单服务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知》对聚合支付划了一条明确的红线,即四个“不得”:一是不得从事商户资质审核、受理协议签订、资金结算、收单业务交易处理、风险监测、受理终端(网络支付接口)主密钥生成和管理、差错和争议处理等核心业务 ;二是不得以任何形式经手特约商户结算资金,从事或变相从事特约商户资金结算 ;三是不得伪造、篡改或隐匿交易信息 ;四是不得采集、留存特约商户和消费者的敏感信息。
在监管机构明确规范意见之后,聚合支付将在互联网市场以能够有效降低特约商户系统投入和运营成本、提高特约商户支付效率、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增进消费者支付体验的独特优势,迎来持续深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